您好,欢迎访问海东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今天是:2025年09月0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聚焦海东

我市57户农牧民拿到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阅读:3 来源:本站

海东日报讯(记者 周晓华)“房子修好了,欠的工钱也结清了,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地了!”近日,海东市平安区一位刚完成危房改造的村民看着崭新的房屋,难掩感激之情。这背后,是海东市相关部门历时近两年,辗转协调省市县三级,为57户农牧民解决危房改造补助资金难题的“暖心答卷”。

时间回溯至2023年,海东市启动平安区13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34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20户农牧民低收入群体危房(抗震)改造工作。就在工程推进、群众盼着早日住进安全房时,全省取消省级补助资金的政策调整突然而至。一边是已完工待结算的工程款、施工人员的工资,一边是政策变动带来的资金缺口,加上群众对新政策了解不及时,不少家庭的“安居梦”蒙上阴影,生活压力陡增,“烦心事”接连出现。

群众的愁容,就是工作的冲锋号。得知这一情况后,海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第一时间牵头行动,一面主动对接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汇报诉求,并提交《关于申请解决海东市2023年农牧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项目省级资金的请示》;一面耐心向群众解读政策,安抚情绪。

为了让政策落地见效,海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扛起责任,开启“高频协调模式”,一次次奔赴各县区,与当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面对面座谈;一次次拨通电话、发去微信,反复对接资金筹措细节。从政策解读到方案细化,从市级统筹到县区落实,经过近一年的持续跟进,2023年度危房改造地方配套资金最终被纳入市县两级政府预算。2024年底至2025年初,69.1万元补助资金陆续发放到57户群众手中,不仅结清了所有工程欠款,更解开了压在大家心头的“疙瘩”,让民生工程真正暖到了群众心坎上。

“住房安全是底线民生,不能让任何一户群众因资金问题住不上安全房。”海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东市将持续紧盯农牧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做好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房屋,第一时间纳入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项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让全市农牧民在“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中持续感受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