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东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今天是:2025年09月0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聚焦海东

笃行实干谱华章 民生福祉暖万家 ——海东以高质量发展绘就民生底色

阅读:0 来源:本站

海东日报记者 朵玉雪 报道

崭新教学楼矗立校园,满溢清新与活力;医院多项门诊便民服务让就诊患者直呼方便;招聘活动一场接一场,就业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从家门口的好学校到触手可及的优质医疗,从返乡创业的忙碌身影到医保政策的落实落地,一张张幸福剪影,共同勾勒出海东民生福祉的温暖底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海东市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发展首位,从就业创业的“稳”、医疗卫生事业的“进”,到教育改革的“新”,全方位发力、多维度施策,让民生底色更亮、幸福质感更实。

今年上半年,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3.68万人,全市城镇职工共享受医保待遇150万人次;医疗总费用3.66亿元,统筹基金支出1.74亿元,个人支出1.9亿元;城镇职工住院报付比例为66.80%,城乡居民住院报付比例为63.88%……

翻开今年的“民生清单”,一串串数字,一件件实事,记录着海东市民满满的幸福感。

针对医保工作成效,市医保局将持续发力,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细化措施,确保全市低收入人群100%参保,普通城乡居民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深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医保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病有所医”是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海东聚焦“市级优、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工作目标,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5%;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30个;新增床位85个,全市床位数达到8559个;加快托育服务发展,全市现有116家托育机构,托位6049个……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接下来,海东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全力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入学习推广“三明经验”,加快建立“三医”沟通协调、研商大事工作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海东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核心领域,聚焦群众需求,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和民生保障。

举办招聘活动16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3万余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3万人次,高校毕业生总体帮扶就业率为94%……

在亮眼数据的加持下,海东将持续为民生“加码”、让幸福“加速”。今年,海东将积极围绕2025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持续开展“12+N”系列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与省内外企业、人力资源公司的对接合作,精准掌握岗位需求信息;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组团式’就业见习”计划,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大对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强化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年以来,海东教育系统聚焦人民群众期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努力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抓实 “校园餐” 集中整治和基础教育公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上持续发力,目前,强有力的监督保障让阳光校园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280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8.89万名学生吃上了营养、热乎的“营养餐”,热餐供应率达98.6%;全市防范治理校园欺凌和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市县联动专项督导检查,整改率达100%。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是推动下半年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搬迁群众、农民工等就业创业,扎实推进以工代赈促进就业,确保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49.6万人次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快市五中等97个教育项目建设进度;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确保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55%以上;加快完成年度避险搬迁任务并组织群众搬迁入住,完成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化解任务……这一系列任务和目标是推动“十四五”收官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一战。

海东市将继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