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东日报讯(记者 李富生)“亲爱的同学们,若遭遇家庭暴力或校园欺凌,目睹学校内盗窃、携带刀具、强取豪夺或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请务必在第一时间报警或致信警察叔叔……”近日,在海东市乐都区第一中学门口,一个信箱和一块醒目的展板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一举措旨在从预防校园欺凌到倾听学生成长烦恼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为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强化未成年人保护,乐都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区68所中小学校创新推行“警察叔叔信箱”工作机制,着力搭建警校联动新桥梁,开辟未成年人保护新阵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同学们,不管是遇到了校园欺凌,还是发现了校园里的安全隐患,哪怕是心里有解不开的烦恼,都可以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放进信箱,警察叔叔会认真对待每一封信,保护大家的隐私,帮你们解决问题。”在推出创新举措的同时,每年开学季,海东公安都会走进校园,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围绕校园欺凌、电信诈骗、防溺水等热点问题,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 “警察叔叔信箱”坚持“绝对保密、真诚尊重、快速响应、有效解决”运行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匿名或实名的倾诉与求助渠道,学生通过信箱反映涉及校园安全、欺凌霸凌、自身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困惑与问题或为校园周边治安治理建言献策后,民警团队通过“定时开箱、分类建档、精准派单、限时反馈、定期回访”的闭环管理流程,对每一封来信做到心理困惑耐心疏导、安全隐患立即核查、合理建议积极采纳。 同时,建立来信信息季度分析研判机制,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精准指引校园周边巡防布局、针对性开展法治安全教育、预警性介入高风险情况,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精准转型,持续激活平安校园建设的神经末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