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祁树江)自2023年江苏省与青海省签署共建青海零碳产业园协议,并将这一重要任务赋予江苏省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以来,一场跨越山海的东西部协作实践扎实展开。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于当年9月率先派出联络组赴青对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至2024年12月,联络组正式转为常驻海东市工作组,园区共建正式进入机制化、实体化新阶段。
规划引领是园区发展的关键一步。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工作组紧密围绕《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等顶层设计,积极协同海东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部,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度合作,高效完成了《海东零碳算力产业园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这一凝聚东西部智慧的规划成果,因其前瞻性与可行性获得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已正式获海东市政府批复,为园区的长远发展描绘了科学蓝图。
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工作组与海东工业园区共同紧扣这一主线,积极牵线搭桥,成果初显。在今年举办的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系列活动中,苏青产业合作捷报频传,远景能源与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成功签约远景海东储能电站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250MW/500MWh独立储能电站,该项目已被列为果洛—海东飞地招商重点项目,正待省能源局备案;江苏淮海集团也与园区签署了项目入区协议。
与此同时,在第26届青洽会海东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万物之宜有限公司联合燧原科技有限公司,与海东市政府签约太湖亿芯智算中心二期项目,总投资5亿元,旨在打造400个机柜、4000P规模的智算中心,力塑“东数西算”东西部协作示范工程。江苏云工场、摩尔线程与青海移动也就共建摩尔线程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及万卡国产化算力资源池签署了总投资16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青海锡达科技公司、太湖亿芯智算一期等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园区产业发展正蓄积起日益澎湃的新动能。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确保“干一样成一样”,以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为园区发展持续增添动力。
青海省委近期召开的援青干部人才代表座谈会为深化合作指明了方向,强调要精准对接“支援方所能所优”与“青海所需”,推动对口支援与经济合作深度融合。遵循这一精神,无锡市高新区与海东工业园区共建双方正将合作视野投向更广阔的领域,青海坐拥全国储量第一的盐湖锂矿等特色优势资源,无锡市高新区则具备成熟的创新创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双方计划强强联合,向更多元领域拓展,围绕锂电池材料、轻合金新材料等方向,探索“研发在无锡、生产在海东”的协同模式,积极对接中南大学高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项目,推动其研发总部落户无锡、生产基地布局海东。在镁合金领域,已与上海交大、重庆大学等团队接洽,共同推动盐湖镁资源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场景的高值化利用。
记者还了解到,协作双方与贝特瑞、五矿集团等在负极材料领域的合作也在积极推进,以“绿电铝、绿锂、绿镁”为代表的零碳产业矩阵,正成为两地共建的新焦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苏青两地正努力将零碳产业园打造成东西部协作的实体标杆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