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东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今天是:2025年10月21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聚焦海东

海东成功跻身全国城市算力TOP30

阅读:33 来源:本站

海东日报讯(记者 祁树江)在近日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中,海东市凭借强劲的绿色算力发展实力,成功跻身全国城市算力分指数TOP30,与河北廊坊、张家口等算力强市共同位列榜单。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海东在算力领域的卓越表现,更成为青藏高原上数字经济崛起的亮眼标杆。

报告显示,青海省算力整体环境分指数高居全国第一位,整体算力分指数位列全国第六,算力质效和算内网络均排名第三,充分展现了青海省在算力发展环境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海东市的算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海东市已累计建成标准机架2.2万个,上架率达到81%,累计算力应用规模达1.6万P。

海东的算力优势植根于其独特的绿色基底与技术创新。作为青海海拔最低、气候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这里年平均气温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依托全省“能源极足、电价极低、绿电极优、气候极好、能耗极少、回报极高”的六大优势,成为发展绿色算力的天然良港。坐落于海东的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作为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的绿色大数据中心,创新采用蒸发水冷却技术,全年大部分时间无需开启空调压缩机,PUE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大数据中心领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智慧供应系统的示范样板。

近年来,海东市以河湟新区为核心,构建起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三翼”发展架构,形成智算超算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在产业应用方面,海东实现了从算力、模型到应用的全链条覆盖。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百度基地、化隆回族自治县产业数字化基地、平安区“蚂蚁云彩”数字化就业总部等项目的落地,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总投资35亿元的青海华锐数据项目专注医疗影像学领域,为绿色算力产业的应用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通过签署“京数青算”协议、在广东建成跨区域算力调度中心等举措,海东已打通“西部生产—东部调度”闭环,深度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布局。海东市出台的系列优惠政策和“保姆式”专项服务,将各项手续办理周期大幅压缩,在2025年2月举行的绿色算力产业集中签约暨推介活动中,一举与12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意向投资达140亿元。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累计19个,计划投资222.95亿元。

展望未来,海东市已制定明确发展目标:到2027年建成15个万卡项目,算力规模达10万P;到2030年建成20个万卡项目,算力规模达20万P。从千年唐蕃古道的驿站到全国算力版图的前沿,这座海拔2200米的“云端之城”正以绿色算电协同为引领,书写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篇章,持续为“东数西算”国家工程提供高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