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东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今天是:2025年08月06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青海要闻

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若干措施

阅读:30 来源:本站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巩固西部大开发前二十年取得的成就,推进新时代青海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若干措施。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以“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为牵引,树牢保护就是发展,发展就是保护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飞地经济,着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着力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形成以生态保护优先为核心,绿色发展为路径,扩大开放和补齐短板为重点,全面创建国家公园示范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1124”新时代青海发展新格局,奋力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

到2020年,打赢三大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到2035年,建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坚实稳固。绿色产业体系全面建成,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打赢三大攻坚战,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强化产业、就业、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好“携手奔小康”“百企联百村、百企帮百户”等精准扶贫行动,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深入开展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及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管理。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城市和重点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农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动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实施耕地土壤保护重大工程,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修复工程,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和转移管理。严格环保执法、生态恢复治理、督察考核标准,巩固污染防治成果。

(三)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健全重大风险识别和监测预警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充分保证资金需求。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动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市场化兼并重组。

三、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四个示范省”建设

(四)全方位推进保护“中华水塔”行动。进一步健全保护“中华水塔”的政策规划体系,优化功能布局,加大专项工程实施力度,确保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一江清水向东流。构建“源头钻石环”“生态涵养环”“和谐共生环”三级保护层级,开展水资源涵养行动,保护雪山冰川河湖湿地;开展水环境污染防治行动,强化污染源防治,提高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开展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巩固城乡供水能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工程,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功能,维护生态平衡;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建立响应机制,结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探索应对路径,维系青藏高原气候调节功能;开展人与自然和谐促进行动。

(五)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三期工程。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和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保护和改善黑河、疏勒河、石羊河、大通河等水源地林草植被。促进环青海湖地区的林地、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良性循环。实施湟水流域规模化林场建设,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保护柴达木地区原生态地表地貌,恢复沙区林草植被。继续组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等重点专项工程。构建以国家公园区域为主体,覆盖全省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