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向工作人员了解高原牦牛肉干。
青海的活力,可以从本地企业的创新发展中窥见一斑。
作为活动首日的重要行程,“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先后走进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和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在机器轰鸣与特色技艺交织的现场,感受青海在绿色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中的生动实践。
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是青海牦牛肉加工行业的佼佼者。在企业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川工业园的牦牛肉精深加工基地里,记者们沿着玻璃参观通道,目睹了牦牛肉从分割清洗到卤制灭菌的全流程。车间内,经过预煮的肉块在传送带上有序流转,高温灭菌设备精准控制着每一包产品的安全标准。
“我们采用U形全透明生产动线,让消费者隔着玻璃就能看到牦牛肉加工的每一个环节。”讲解人员介绍。依托青海有机牧场资源,目前企业建成年产7000吨的牦牛肉加工基地,并开发出速冻水饺、酱卤肉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其中,青稞奶茶将高原谷物的营养与现代饮品结合,成为电商平台的爆款。厂区内同步打造的旅游项目,通过“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场景,让消费者在体验中建立对“青字号”品牌的信任。
走进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又是另一番景象。在机织与手工结合的生产线上,进口织机快速编织出基础纹样,工人手持钩刀对毯面二次雕花,原本平整的图案瞬间立体生动起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不仅将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纳入生产标准,更通过数字技术将染色纱线从16种扩展至近2万种,实现从传统纹样到现代艺术画的个性化定制。目前,企业产品出口40余个国家。
“第一次来青海就被震撼了。”《科技日报》记者岳靓在采访中感慨。从牦牛肉加工车间飘出的醇厚肉香,到藏毯展厅里精美的立体雕花,采访团记者深切感受到青海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中的智慧。正如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非所说:“每一根经纬都编织着传承,每一次创新都丈量着未来。”这正是“活力中国”在高原大地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