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记者从西宁海关了解到,为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增品延链,西宁海关立足自身职能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畅通农产品出海“绿色通道”,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通过指导企业规范出口种养殖基地建设,切实解决农产品出口企业外贸“入门难”问题。并引导企业开展国际标准认证,对标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对种养殖生产加工进行全过程管理,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助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优化出口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推动开展出口农产品“批次查检”试点,打造高原农产品智慧监管平台,有效降低海关查验频次,缩短查验、检测时长,压缩企业出口成本。针对关区面积大、农产品企业位置偏远的实际困难,为企业提供证书邮寄服务,叠加“云签发”“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等便利措施,实现证书申领“零距离”。
在优化通关流程方面,西宁海关针对特色农产品的季节性特点,制订精细化查验监管计划,提供“7×24小时”预约服务。与我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口岸海关建立鲜活易腐农产品出口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持续畅通“属地海关—口岸海关”全链条“绿色通道”。依托航空口岸开通国际客运航班“腹舱带货”业务,冰鲜冷水鱼、冷凉蔬菜等鲜活农产品24小时内就可抵达国外客户餐桌。
为助力“青字号”种子顺利出口,西宁海关强化对企政策宣讲,解决企业难点堵点问题35项,对标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聚焦国外官方关注的15种检疫对象,在全省种子出口基地设立90个监测点,密切关注出境种子种植基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加强与口岸海关的执法互助,确保鲜活种源抢抓农时高效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