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东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今天是:2025年09月23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青海要闻

代表工作有活力 基地建设显成效 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实现新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第七次新闻发布会实录

阅读:35 来源:本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等重大要求。2018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与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合作设立了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简称立法基地)。可以说,地方设立立法基地,是时代发展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12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第七次新闻发布会,四位发布人就设立立法基地的意义成效及主要工作思路,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新举措、新成果和受委托单位开展立法评估、起草论证、咨询服务等立法活动以及取得的成效等内容先后作了新闻发布。

  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提升地方立法质量效率

  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 杨牧飞

  2018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与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合作设立了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简称立法基地)。地方设立立法基地,有利于提升立法科学化水平、有利于推进立法民主化进程、有利于促进立法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立法基地挂牌成立以来,在完善立法机制、发挥智囊作用、推进开门立法、推动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为进一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保障基地科学规范运行,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青海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工作规范》,明确了基地设立条件、工作原则和工作内容,同时注重成果运用、立足长远发展、强化服务保障,在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与立法基地的日常联系、固定资产管理、经费保障使用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有效运转。下一步,将供给高质量咨询服务、打造高水平专业团队、推动高质效成果转化、做好高标准服务保障,推动立法基地实现新发展。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促进建议提质增效

  省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主任 多杰群增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民主法治建设的主力,为民代言的主线,人大工作的主角,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真正打通中肩负着重大责任使命。

  代表是职务,有职就有责,履职受监督。省人大常委会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坚持依法、从严、规范理念,在2018年制定省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管理办法并推动市州和县乡人大制定实施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先后报请省委转发了《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做一名新时代合格人大代表的指导意见》,明确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属性和责任,“两个意见”激发了代表履职尽责自觉主动、视察调研广泛深入、小组活动有声有色、联系更加密切顺畅、述职工作持续推进。

  一份代表建议,蕴含一份期盼,承载一份责任。省人大常委会注重提出这个基础、切实做到质量为先,抓住交办这个环节、切实做到压实责任,突出办理这个关键、切实做到落地见效,强化督办这个重点、切实做到动真碰硬,探索评估这个实验、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坚持提、交、办、督、评五个环节有机衔接、同步发力、一体推进,代表建议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随着“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的深入推进,全省各级人大坚持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更加自觉、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更加到位、代表履职能力和途径更加坚实、乡镇人大组织建设更加完善。

  下一步工作中,将更好发挥代表“六性”作用:彰显政治性,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突出主体性,积极主动围绕中心大局发挥代表作用;坚定人民性,更加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紧扣法定性,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发挥代表性,把当好代表为人民贯穿履职始终;树牢先进性,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代表建设工作和深化推进“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中持续发力,全面实现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积极参与基地建设

  做好立法服务工作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和社会学学院院长 马旭东

  青海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青海师范大学)于2018年11月29日挂牌成立。

  近两年来,基地完成5项立法起草工作、4项青海地方立法评估工作、30余项地方立法论证和咨询工作、开展立法调研6次、组织10余次立法学习会、配合开展多项普法宣传、关注立法质效反馈,较好地完成了各级人大委托的立法服务工作。

  下一步,基地将依托现有的师资力量不断打造优质团队,充分利用科研项目及立法委托项目探索和推进特色立法、精细立法,进一步加强自我培训、专项培训和交流合作,适时总结立法工作中的经验,开展以专项立法为主题的学术论坛,提升基地为地方立法的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并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将基地建成服务青海地方立法工作的高端智库及地方立法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

  提供智力服务人才支持

  紧跟地方立法发展步伐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才让塔

  由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和青海民族大学合作设立的青海省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以下简称立法基地)自2018年11月以来,通过近两年的运作,充分发挥了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的作用,为全省各个地方人大及政府的立法评估与咨询提供了优质的智力服务。

  基地将以“完善制度,构筑基地运行基石”、“进一步加强立法基地的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地方立法”为发展目标,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提出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立法建议,精准服务地方立法工作,并聚焦实际问题,总结合作经验,多出精品成果,为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助力加油。(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