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来,省经信委省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会战黄金季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紧盯稳定工业运行、提升工业有效投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企改革等工作重点,细化任务、强化落实,确保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
一、强化精准调控,着力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坚持把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利用进入生产黄金季节的有力时机,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宏观环境的分析研判,实时掌握企业生产动态、产品产销变化,加强重点要素供需形势等环节的监测分析,着力提高分析预判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力促工业企业正常生产。通过扎实落实710工作制度,加强运行协调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深化联企帮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进一步加大企业协调服务力度,充分发挥运输协调机制,保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运输。加快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切实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增长7%左右的目标。
二、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扩大工业有效投资。按照全省投资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提升工业有效投资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结合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速呈现下滑的实际,建立和落实重大项目专题协调推进机制,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土地、环评、融资等问题进行梳理,严格落实“710”工作制度,确保重大前期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联动推进。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稳定工业投资的作用,重点对金昆仑1.5万吨锂盐、中汇通镁业2000吨纳米级氯化镁、比亚迪10吉瓦时锂电池等项目进行现场督导,督促已开工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尚未开工项目抓紧项目前期,力争5月底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复工建设,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加快制定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管理和验收办法,印发项目审报指南,做好项目征集汇总并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专家评审,进一步加强与工信部的沟通与衔接力度,指导企业做好抵押、担保等工作,争取已获批专项建设基金早日下达企业,不断激发工业投资活力,确保工业投资总量、结构、效益稳步提升。
三、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加快制定出台“工业强基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全力支撑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取得突破。加大对《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年度任务的跟踪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与工信部的沟通衔接,组织西宁市开展“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申报工作。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制定《青海省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方案》和《青海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方案》,推动电解铝、铁合金等高耗能行业节能监察全覆盖,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效率。出台《青海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加快推进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培育一批节能环保重点企业、推广一批节能环保先进产品和装备,全力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制定出台“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引领行动”方案,编制《青海省“十三五”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整体水平提升。
四、聚焦供给侧改革,着力激发动能转换新活力。扎实推进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和百项创新攻坚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大美煤业尾气综合利用制烯烃、黄河矿业夏日哈木镍钴矿采选等项目,确保到6月底,晶煜晶体蓝宝石、金昆仑1.5万吨锂盐等117个项目开复工建设,项目开复工率达到58.5%。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去产能工作任务,加快推进矿井关闭、职工安置等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3月底王建军书记赴盐湖股份调研指示精神,进一步细化盐湖股份供给侧改革综合方案,力争年底前完成盐湖股份供给侧结构性综合改革关键步骤。进一步加强省属出资企业债务风险管理,规范企业负债行为,健全债务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探索设立省级紧急偿债基金,为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企业还贷、续贷和转贷压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债务兑付风险。全面落实国家减轻市场主体税负和普遍性降费的各项减负惠企政策,确保企业真正享受国家惠企减负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组织开展两化融合以点扩面工程,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创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的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实施5项工业大数据典型示范项目、打造5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10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优秀企业、新增10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着力促进全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五、扩大招商引资,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为重点,坚持“引进来、走出去”,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加快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深入贯彻《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意见(试行)》精神,抓好即将出台的《关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落实,着力营造亲商暖商的良好氛围。围绕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谋划和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不断充实和完善项目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税费负担,坚持按照“一企一策”要求,切实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力争上半年完成2018年度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体目标任务的30%。督促各地区、园区、部门和各省属出资企业严格按照第十九届青洽会总体方案和组织工作方案,落实项目招商任务,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做好客商邀请、展览展示、重大活动筹备、氛围营造、宣传预热等工作,力争拟签约项目金额超过1500亿元。坚持广泛对接与精准招商相结合,充分发挥对口援青、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作用,主动对接国家精准投资补短板的领域,进一步加强与商会、投资协会及中介组织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推介、引进项目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六、深化国企改革,着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组织开展“两突破、四攻坚”专项行动。综合用好国资国企改革“政策包”“工具箱”,力争在国资国企改革上实现突破。贯彻落实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企改革双百行动”,遴选试点企业实施国有企业综合改革;扎实开展3+10专项改革试点攻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综合改革攻坚,探索建立国有资本授权经营、资本运作的新路径和办法;开展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攻坚,全面签订正式移交协议,确保6月底前完成供电、供水、物业管理(包括供暖、供气)分离移交正式协议的签订,9月底前基本完成供电分离移交接收任务,10月底之前基本完成供水、物业管理(包括供暖、供气)分离移交接收任务。力争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改革成果;按照管资本投向的要求,完成省属出资企业2018年度投融资计划备案工作。安排推动“党的建设年”活动2018年重点强化年任务,进一步强化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党建工作基础,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