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东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今天是:2025年07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青海要闻

关于2017年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及下一步措施建议

阅读:39 来源:本站

2017以来省经信委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结合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75号)精神,按照《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17152号)相关要求,以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为着力点,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全力以赴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

  一、2017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效

(一)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投资环境。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并充分借鉴其他省区市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基础上,从税收优惠、财政扶持、资源配置、要素保障等多方面认真研究,结合省情,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已由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青政201770),《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将对打造招商引资新优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支撑发挥重要作用。严格落实省政府710”工作制度,建立从项目接洽、引进、落地到投产的“全过程、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使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二)制定行动方案,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做好“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我省的实施,研究制定《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已由省政府印发实施。《行动方案》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特色化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特色生物产业这七个重点领域,注重招商引资,力求通过引入一批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参与我省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项目,提高省内企业国际化水平,推进我省优势产业与外部的交流合作。整合发展资源,集聚创新要素,突破关键瓶颈,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发展,着力构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锂电、光伏光热、新材料、盐湖化工四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三)上下协调联动,力求招商实效。立足我省产业发展重点、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为目标,积极开展招商对接工作。先后赴广东、湖北、重庆、陕西、山西、福建等地开展考察调研和招商活动,通过对财税、信贷、用地以及项目审核、减免费用等优惠政策进行一揽子推介,进一步提升企业投资信心,拓宽合作领域,在新材料、互联网金融、物联网医疗、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建设等领域与相关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第十八届“青洽会”共签约项目353项,总投资额1865亿元,海西控股有限公司盐湖钾镁锂综合利用开发项目、中科曙光信息产业园项目、中船重工光伏光热项目等一批投资额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重大优质项目落地我省;成功举办央企助力青海持续健康发展座谈会,与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央企业签订了总金额1925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内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型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能源开发、电网建设、供热工程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为全省加快补短板、增后劲、促协调、上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招商引资不仅是最重要的产业政策,同时也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而作为经济后发展地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省招商引资竞争力较弱。一是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达地区鼓励吸引企业回乡发展,西部地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全国各地区围绕培育新动能,竞相出台新的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剧招商引资竞争。二是我省可配置的矿产资源趋紧;土地、环保等方面的约束不断加大;全省绝大部分国土面积为限制开发区域,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受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招商项目的落地。三是贷款审批周期较长、程序复杂、成本较高,融资渠道单一,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三、下一步措施建议

(一)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75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17152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青政201770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展示区域优势、发展形象和投资潜力,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决心

(二)突出招商引资重点。依托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围绕锂电、金属合金、光电、新型化工、光伏制造及电子信息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领域,坚持“引大入青、引优入青、引新入青”,盯紧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方向和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引进一批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链”的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全力打造“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三)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坚持有项目才有发展,多项目才能快发展的思路,积极对接国家和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按照 “谋划一批,洽谈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紧盯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谋划一批盐湖化工、新材料、锂电等特色优势产业重点补链项目,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结合各地区、各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和比较优势,谋划实施一批对产业提升具有明显拉动力的补链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创新招商方式方法。以园区和地区为主体,组建由地区、园区、有关部门、企业组成的规模小、人员精的招商小分队,开展专业化招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企业间的互补、联动关系,引进项目上下游延伸、企业关联配套的产业项目。利用我省特定领域的市场优势,通过已实施的“投资拉动产业发展”和“产品上下游对接”工作,采取市场换投资方式开展招商。

(五)发挥园区平台作用。按照全省产业发展规划和定位,做好园区产业规划,推动园区特色、差异、竞相发展,积极筹划新项目、争取好项目、引建大项目,同步搞好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培育一批配套程度高、专业协作好、特色鲜明的高端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把握新时代招商引资工作的特征和规律,按照“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配套集中”的要求,探索建立园区投入保障机制和用地退出机制,引导各类园区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竞相发展。

四、需要国家予以支持的建议

情特殊、责任特殊,作为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同时,我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奋力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与此同时,我省统筹兼顾,始终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供给体系的重要途径,坚持通过扩大开放、引进项目做大增量优化存量相结合,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但面对自然条件差、发展空间受限、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方财力有限等多重因素制约,招商引资竞争短板愈加凸显,在自身努力的同时,亟需国家大力支持。因此,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和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措施支持力度,助力青海招商引资、助力青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