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东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今天是:2025年07月22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青海要闻

2016年全省工信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阅读:67 来源:本站

      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及国资国企系统,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发作为,圆满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呈现八个显著特点。

      工业运行稳中有进。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6%,增速连续8个月排名西北第一,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5%,比全年目标高0.5个百分点。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49亿元、实现利润53.86亿元,呈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利润降幅收窄、经营逐步好转的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11月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735.9亿元,预计全年可完成750亿元。4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业均保持30%以上增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全省轻工业占比18.6%、提高2个百分点,装备工业占比5.92%、提高1.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占比6.3%、提高0.8个百分点,高载能工业占比63.2%、下降0.3个百分点。

      供给侧改革破题开局。全面完成“强创新、去产能、上技改、降成本、防风险”年度重点任务,实现了“一年破局”改革目标,扩大了有效供给,提升了供给体系质量,为工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开拓了新空间。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55亿元。第十七届“青洽会”签约项目448个、签约金额1818亿元。比亚迪、华泰汽车、北捷隔膜、恒信融锂业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打造千亿锂电产业链步伐加快。

      节能降碳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8.27%。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29%。全省重点支持的 29项节能技改项目,年可形成节能量10万吨、节水14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量48万吨。预计能够超额完成全年节能“双控”目标及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

      “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全面启动“互联网+”工业融合创新重点工程,7户企业入选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5户企业确定为省级贯标试点企业。1—11月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服务业实现收入52.7亿元,信息消费投入101亿元,信息消费规模248亿元,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国企改革体系基本形成。年度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出台了14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配套文件,确立了“3+10”改革试点创新体系,强化了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基本形成了我省国资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

       出资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到去年底,省属出资企业资产总额4594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营业收入993.8亿元、增长11.5%,实现利润2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利30.8亿元,上缴税金36.4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1.1%,经营效益较上年有明显好转。